欢迎访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

科室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室新闻 > 正文

做一个普通医者——专访重医大附一院内分泌内科冯正平教授

时间:2019-09-03      作者:      浏览次数:

每周四下午、周五上午是冯教授的专家门诊时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二楼的内分泌科诊室里。诊室门外早已被慕名而来的患者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追随冯教授多年的老患者以及忠实 “粉丝”。

冯教授曾任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委会青年委员,现任重庆市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专委会委员,是《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的编委。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骨质疏松的防治,擅长糖尿病、骨质疏松、甲状腺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医学科研基金、ORINGI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60多篇,参编著作5部。

访谈之前,笔者原本设置了很多关于他的问题,试图尽可能的去还原一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白衣使者。列出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做医生的缘由和价值感等等,刚开始第一个问题就卡住了。问:“您为什么选择做一名医生?”,冯教授认为无需作答。他说“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既然成为了一名医生,都应当认真履责。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从一而终的,从医,我愿意。”他继续说道,“国家耗费了大量资源培养我们,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把病看好,把学生带好,把科研搞好。我们科的医生不都是这样做的嘛?!” 而后,冯教授带着略严肃的语气说,“采访的问题多问一些对患者和学生们有益的,不要花过多时间在我个人身上。”

他的谦逊使我油然起敬,原本设计的提问最终全部放弃。以下为访谈笔录。

笔者:“冯教授您好。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骨质疏松症,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这种疾病吧。”

冯教授:“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骨病,它的特点是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下降,还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甚至致残或致死。因此骨质疏松的预防比治疗更为现实和重要。”

笔者:“那么骨质疏松应当如何预防呢?”

冯教授:“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哪些人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后、有骨质疏松或脆性骨折家族史的人是高危人群。同时,有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吸烟,过度饮酒、喜咖啡及碳酸饮料的人,缺乏锻炼和饮食中缺钙的人,以及有维生素D缺乏症和患有影响骨代谢疾病的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比较高。对于这样的高危人群,应当从生活习惯上给予干预。在饮食上,应进食含钙高、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饮食,注意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避免吸烟、酗酒、过量饮咖啡和浓茶。此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已经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当及时就医,采取药物治疗。”

笔者:“我听过您一个讲座,是关于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关系,您能简单说一下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吗?”

冯教授:“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显著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虽然与正常人相似,但发生骨质疏松骨折风险较高,从侧面反应了糖尿病患者骨骼质量较差。临床上建议糖尿病患者及早进行骨密度筛查,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

笔者:“除了骨质疏松,您也十分擅长糖尿病的诊治,糖尿病是不能治愈的疾病吗?”

冯教授:“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在2型糖尿病早期,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状态。此时胰岛β细胞损伤较轻,通过糖尿病医学营养、运动锻炼、减轻体重等治疗,再短期使用改善胰岛素抵抗药物或胰岛素的治疗,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此类患者有一段时期不需服用降糖药,通过糖尿病医学营养和运动治疗就能维持血糖正常。从这个意义上讲,糖尿病就被“临床治愈”了。但我们一定要知道,糖尿病是多因素导致的的慢性进行性代谢性疾病,从这个意义上讲,糖尿病是不可治愈的疾病。”

笔者:“对于需要终身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您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冯教授:“一定要树立信心,做好自我管理。糖尿病虽不能治愈,但糖尿病患者应当积极接受正规的治疗,积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这样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终身坚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正确地服用药物、及时监测血糖才是延年益寿的好方法。”

笔者:“对于目前糖尿病的慢病管理,您有什么看法呢?”

冯教授:“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患者管理方式日益多样化,很多医疗APP的应用让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缩短了,缓解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医生对慢病患者“管理难”的问题。因此,我个人对慢病管理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但不管技术如何发展,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对糖尿病管理更为重要。借今天访谈的契机,我也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患病后病人的生理、心理都会发生改变。他们中的一些人会因为终身带病觉得无助,一些人会觉得连累了家人产生愧疚感,这种时候,家人在情感上和行动上的支持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非常重要。我认为慢病管理不仅是对患者来说是一场持久战,对一个家庭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当有家庭成员被确诊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时,其实对整个家庭来说都会带来心理、生理和经济等方面的冲击。因为他们既要从感情上接受这个事实,还需要调整日常的家庭生活模式来适应当前患病状态,这是需要一家人共同学习和调整的过程。”

笔者:“从您的回答里,可以看出您不仅关心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很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

冯教授:“是的。人们常说到医院去找医生“看看病”。其实我们医生看的不是“病”,是活生生的个体,是存在于社会和现实生活里的人。把患者视为一个整体,全面评估和规范诊疗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应该具备的态度。”

笔者:“您从医三十年,不仅在临床岗位上矜矜业业,也在教育岗位上为我们国家和社会培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医生,您有什么话想要告诫这些年轻的医学生吗?”

冯教授:“一句话,要脚踏实地,认真负责,不断提高专业技能。”

冯教授给出了的这十六字箴言甚是简单,但学医和从医的路却从来都不简单。医者父母心,能否坚持初心,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一个医者都要面临的人生考验。事务繁忙的冯教授在简单的采访后匆匆告辞又投入了日常工作。回味这次访谈,他是医生,也是老师,亦是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他治病救人无数,桃李满天下,给自己的定义却是一个普通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思考良久,我最终决定把这篇访谈的题目写作:普通医者—冯正平。他普通却不平凡!

撰稿人 赵伟霖

审稿人 刘智平

上一条:跨界创新 共商合作

下一条:跨界创新 共商合作

关闭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来院交通路线】    
糖尿病教育门诊:023-89012755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注:本站信息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请遵医嘱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