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科

强健骨骼 远离“隐形杀手”

发布时间:2025.04.16
字号:

01

认识骨质疏松

图片

骨质疏松是悄无声息的“健康窃贼”。正常的骨骼像紧密排列的蜂巢,而骨质疏松会使蜂巢结构被破坏,骨小梁变细、断裂,骨头变得脆弱易折,如同被虫蛀的木头,强度大不如前。它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可能因不良生活习惯被盯上。数据警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20%,女性高达32%,但知晓率不足10%!

 
 
 
 

02

骨质疏松有迹可循

图片

1.疼痛:最常见的是腰背疼痛,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身高缩短3cm以上(驼背、“老缩”):身材变矮是因为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变形。严重时,脊柱前屈,胸廓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3.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能发生骨折,如日常的摔倒、咳嗽,甚至乘车颠簸都可能引发。常见骨折部位有胸腰椎、髋部、手腕等。髋部骨折后,患者一年内死亡率可达20%-25%,生存者中有50%以上会致残。

 
 
 

03

高危因素早知晓

图片

1.女性绝经:绝经后雌激素骤降,骨流失加速

2.年龄增长:35岁后,人体骨量开始走下坡路,年龄越大,骨量流失越多,骨质疏松风险越高,50岁后骨量每年流失0.5%-1%

3.“三少”人群:运动少、日照少、钙摄入少

4.不良生活方式:长期熬夜、过度节食减肥、缺乏运动、每天>3杯咖啡和碳酸饮料、吸烟酗酒等,都会损害骨骼健康

5.家族遗传:家族中有骨质疏松患者,遗传基因可能使后代发病几率明显增加

6.疾病和药物影响: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等,会干扰骨代谢,引发骨质疏松

04

护骨“四大法宝”

图片

1.吃出“硬骨头”,高钙食物:

牛奶、酸奶、奶酪是钙的优质来源;荠菜、苋菜;豆制品等

维生素D,三文鱼、金枪鱼、蛋黄(需搭配日晒)

少吃“偷钙”食物:咸菜、可乐;过量酒精

2.动出“强骨骼”

黄金运动:快走、慢跑、跳舞、瑜伽(每周5次,每次30分钟)

防跌倒训练:单腿站立、脚跟行走(增强平衡力)

避免久坐!每1小时起身活动

3.晒出“骨动力”

免费维生素D:每天10:00-15:00,晒15-30分钟太阳,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可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但要避免暴晒

4.摒弃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少喝浓茶、咖啡喝碳酸饮料

05

关键检查不能忘

图片

每年做一次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DXA):所有65岁以上的女性、70岁以上的男性、50岁后有过骨折者。

06

治疗误区要避开

图片

× 只补钙不补维生素D→钙难吸收!

× 喝骨头汤补钙→1碗汤≈5mg钙(1杯牛奶=300mg)

× 疼了才吃药→需长期规范治疗

07

护骨行动时间表

图片

30岁前:储备最大骨量(补钙+运动)

40岁后:每年测身高(变矮3cm需警惕)

50岁后:定期查骨密度

记住:骨质疏松可防可治,早行动,别等骨折!

图片

健康骨骼,幸福生活!

图片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