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腹中“魔丸”50斤!女孩“怀胎多年”不敢告诉父母……

@所有女孩
请一定要爱自己
甚于爱所有人
遇到身体异样
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相信医生能帮你
今年春节后,重医附一院妇科唐均英教授团队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20多岁的小丽(化名)未婚未育,却腹大如鼓,犹如即将临盆的孕妇。
令人震惊的是,专家从她腹中切出一个重达50斤的“魔丸”。
▲患者术前腹部外观
疑惑
未婚姑娘“怀孕”了?

小丽是重庆某区县人,独自一人在千里之外的城市工作。
她原本只有80多斤,身材纤细。从5年前开始,她发现自己的肚子比之前大了,以为是长胖了。此后,她的肚子一直在长大,许多人以为她“怀孕”了。而事实上,她还没结婚,也未有过性生活。
随着肚子一天天变大,她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即便如此,她依旧没去医院,也不敢把身体状况告诉父母,怕父母担心。
到2024年,她的体重已经增长到140多斤,腹部剧烈膨隆,肚脐外翻,站立时比“怀胎十月”的肚子还大,已看不到自己的双腿和足背。
2025年春节,多年未回老家的她,终于回渝和父母团聚。她告诉父母,自己得了“绝症”。父母焦急万分,带她来到重医附一院。

危急
手术迫在眉睫
唐均英教授介绍,小丽刚入院时,全身瘦骨嶙峋,但腹部却异常膨大。由于腹中肿瘤压迫,她已经出现慢性缺氧,呼吸困难,血红蛋白代偿性增高,达206g/L。“我们评估患者情况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收治入院,开始全力救治。”
“手术迫在眉睫!”唐均英教授说,患者住院后完善相关检查,MRI提示盆腹腔偏右侧巨大占位。通俗而言,巨大的盆腹腔肿瘤严重挤占其他脏器的位置,双肺已经显示被“挤扁”至1/3大小,胸腔被撑大为一个“喇叭”状,情况十分危急。
但手术难度及风险巨大——切除如此巨大的盆腹腔包块,要综合考虑术中大出血、呼吸负荷及循环负荷加重等风险因素,还要考虑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醉氧等并发症。
妇科、胃肠外科携手麻醉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血管外科、超声科等进行充分的术前讨论,借助MDT多学科手术团队,为患者制定了精准严密的诊疗计划。
手术前,小丽惴惴不安,她说自己既紧张害怕,又怀有期待,心情异常复杂。
为缓解小丽的焦虑,唐均英教授、王丽护士长和王富兰主任护师经常来到病床旁,对她进行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鼓励她积极配合医生抗击病魔。一次次的温暖鼓励,让小丽慢慢平静下来,怀着信心积极配合手术。
▲手术中
▲抽取盆腹腔腹水约8000毫升
震惊
腹中“魔丸”50斤
这台手术,是重医附一院妇科、胃肠外科等组成的MDT团队需要合力完成的一场“硬仗”。
紧张的手术室内,妇科唐均英教授、胃肠外科魏正强教授、麻醉科何开华主任医师强强联手,肖琳主任医师、刘颖蔚副主任医师、代凤琴医生等紧密配合。
手术极度考验专家团队的技术——小丽的肿瘤占据盆腹腔以及腹膜后间隙,肿瘤后方与肠道、肾脏、膀胱关系紧密,血管丰富,术中见盆腹腔腹水约8000毫升,整个盆腹腔被巨大肿瘤占据,挤压腹腔各脏器,膈肌极度抬高,大血管根本看不到……
历时惊心动魄的4个小时后,两位专家合力将“巨型魔丸”从患者盆腹腔中抬出来。
称重显示,女孩盆腹腔中的“魔丸”重达50斤,加上抽取盆腹腔腹水约8000毫升,女孩下手术台后,体重减轻了60斤。
▲患者术后腹部呈凹槽状
被肿瘤撑大的胸腔还未恢复
围手术期及术后,小丽经历了循环系统的不稳定等困难恢复时期。经过医护团队的密切合作及沟通治疗,预防了小丽术后出血、复张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
目前,小丽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下恢复良好。其肿瘤性质还在病检中。
唐均英教授提醒广大女性,一定要对自己身体的变化高度重视,遇到问题千万不能讳疾忌医,寻求专业的帮助,才是真正爱自己的表现。
科 室 介 绍
重医附一院妇科于1957年由原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现复旦大学红房子医院)著名妇产专家司徒亮、毕婵琴、卞度宏等教授来渝创立,如今已逐步形成了以“妇科肿瘤、宫腔内疾病、盆底疾病、宫颈及下生殖道疾病、普通妇科、妇科内分泌”6个亚专业为中心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学科,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该科室是西南妇科恶性肿瘤与疑难病例联盟理事长单位,在疑难危重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技术过硬,成熟运行的ERAS-MDT模式如尖刀利刃,为患者安全护航,优质服务于患者的全生命周期。
该科室现已创建成为以收治恶性肿瘤及疑难危急重症为重点、以微创技术及机器人手术为诊疗特色的品牌学科。已完成高难度的恶性肿瘤及疑难大病机器人手术近2000台,每年完成4000余例高难度微创手术。科室还成立了由157家医院组成的西南妇科肿瘤及疑难病专科联盟,每年为大量妇科恶性肿瘤及疑难病患者进行多学科诊疗。
专 家 介 绍
唐均英,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对妇科恶性肿瘤及疑难危急重症、常见病及多发病诊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安全开展数千例妇科恶性肿瘤及疑难病的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及开腹手术。
擅长:各种高难度复杂肿瘤的多学科协作手术。
门诊时间:妇科——周一上午、周四下午(袁家岗院区)
创新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近50例!全国医生来“取经”→

重庆首例!一台手术解决两大难题 贵州小伙“重启”听力
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
请点击“在看”或分享到朋友圈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