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 公众版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眼科杨培增教授团队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8-01-11 来源:重医大附一院科研处 浏览:
字体:

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代表颁奖。重医一院杨培增教授作为获奖者参加了颁奖大会,并受到习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他主持的《免疫性高致盲眼病发生的创新理论、防治及应用》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杨培增教授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第三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0年内以第一完成人身份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实属不易。

8日下午6时许,重医一院党委书记许平,副院长肖明朝率各行政职能处室负责人和眼科的医务人员代表到机场迎接,为杨培增教授献上鲜花,欢迎他载誉归来。“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获奖的科技工作者,并同大家一一握手合影留念,感谢党和政府给予科技工作者这么高的荣誉!”刚下飞机,面对前来迎接自己的重医一院领导和同事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杨培增教授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激动,对大家说起了领奖的经历。

免疫性高致盲眼病是一类常见而又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其中葡萄膜炎是最为重要的类型,其所致盲目占盲人总数的10%-15%,Behcet病和Vogt-小柳原田(VKH)综合征所致盲目占葡萄膜炎所致盲目的50%以上,多发生于青壮年,并且反复发作治疗非常棘手。从2006年开始,杨培增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对这两种常见致盲疾病类型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创建了国际上最大的葡萄膜炎数据库(18000余例)和最大样本库(16000余份),解决了葡萄膜炎精准诊疗研究中大数据库和生物样本缺乏这一关键问题,对葡萄膜炎临床诊治和免疫、遗传机制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2)对葡萄膜炎发生机制提出了创新理论,为预防和治疗研究寻找到了突破口。(3)在大数据和实验研究基础上,创立了系列科学治疗方案,解决了两种疾病缺乏科学化、规范化治疗方案的关键难题,使两种疾病治愈率达86%和90%,改变了以往两种疾病不可治愈的观点,特别是VKH综合征发病两个月内就诊的患者脱盲率可达100%。为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及部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顽固性葡萄膜炎患者挽救了视力,他所带领的团队成为了国际上单一机构葡萄膜炎患者最多、来源最广的葡萄膜炎诊断、治疗和研究中心,也被业界誉为“中国葡萄膜炎诊治第一人”。

杨培增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在Nat Genet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86篇,其中在国际眼科实验杂志排名第一的IOVS杂志上发表论文31篇,2017年接受ARVO Insight专访,成为国际上作者专访栏目的第一位受访的眼科研究者。与其他教授一起主编五年制规划教材及其他专著4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以大会主席组织了第一至六届国际葡萄膜炎研讨会。据ISI web ofscience数据库近10年统计,杨培增教授作为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总数、总IF值及平均IF值在国际葡萄膜炎领域均列第一位,在爱思唯尔2015年高被引学者榜(中国区)医学类排名第16位。亚太眼内炎症学会前主席Ohno教授在为杨培增颁发亚太眼内炎症学会杰出成就奖时称“I am quitesure that Professor Yang’s team isnow leading the immunology of the uveitis and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 in theworld !”。杨培增教授还获亚太眼科学会成就奖、亚太眼内炎症学会杰出成就奖、第六届中国医师奖、中华眼科学会杰出成就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重庆市最高科技奖)

上一篇: 重医附一院杨培增教授连续四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下一篇: 重医附一院召开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

关闭

版权©20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电话:023-68811360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326号    渝ICP备120048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