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首页 > 公众版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正文

重磅出炉!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重医附一院位列全国第41名,4个学科居全国前10,31个学科全部进入全国百强

2020-08-27 来源:重医大附一院科研处 浏览:
字体:

8月21日,代表中国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最高水平的“2019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TEM)”在北京正式发布。在今年参与评价的全国1633家三级医院中,重医附一院综合排名全国第41位,再次以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跻身国家队第一方阵,这一可喜成绩的取得,对重医附一院全体科研工作者是巨大的鼓励和鞭策!

2019年度医院STEM评价新增麻醉学和重症医学,涉及31个学科领域,重医附一院以科技产出12.16、学术影响7.81、科技条件4.29、量值总分24.26,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综合榜单中排第41名;31个学科均进入全国学科排名前100名,其中,4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前10名:精神病学(第6名)、神经病学(第7名)、结核病学(第9名)、眼科学(第10名)。16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前40名(含40名):内分泌病学与代谢病学(第12名)、耳鼻咽喉科学(第18名)、重症医学(第21名)、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第24名)、护理学(第24名)、妇产科学(第25名)、麻醉医学(第25名)、传染病学(第26名)、呼吸病学(第27名)、急诊医学(第28名)、神经外科学(第30名)、皮肤病学(第34名)、骨外科学(第36名)、血液病学(第37名)、肾脏病学(第38名)、泌尿外科学(第40名)。在区域排名中有26个学科位列重庆地区第1名,5个学科居重庆地区第2名。

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评价结果于2014-2020年已连续七年发布,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项目组以国家科技政策为导向,集思广益,不断优化细化评价体系。2019年度中国医院STEM沿用统一标准、统一来源、统一方法,从科技产出、学术影响和科技条件三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其中,科技产出维度包括期刊论文及引用,专利、标准和指南等;学术影响维度包括科技奖励、杰出人才和团队以及学术任职等;科技条件维度包括科研项目和科研平台等。研究对象为1633 家医院。评价结果分为两部分,一是综合科技量值;二是学科科技量值。

科技实力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重医附一院在实施科技强院战略方面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探索,医院党委创新性实施“六大工程”,即一是学科提升工程、二是人才培养工程、三是精细管理工程、四是基础质量工程、五是行风建设工程、六是信息优化工程。通过深化科研管理机制,探索学科发展路径,搭建高端科研平台,积极推进科技创新;通过抓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医疗和科研的紧密结合,医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国家卫健委首次对全国1289家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39位,真正迈入全国医院的第一方阵!眼科杨培增教授团队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是时隔近十年,医院再一次跻身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殿堂;2019年神经内科王学峰教授团队科研成果获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神经内科谢鹏教授团队科研成果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2019年医院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是医院历史上单年最好成绩;2020年神经内科谢鹏教授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是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技人才大奖。

科研创新能力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医院发展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加速器”。希望全体重医附一院人以既往成绩为新的起点,不忘初心,携手前行,永攀医学科技高峰,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 聚焦科技战“疫”---重医附一院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和AI智能影像辅助诊疗亮相科技活动周

下一篇: 聚焦科技战“疫”---重医附一院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和AI智能影像辅助诊疗亮相科技活动周

关闭

版权©202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支持:博达软件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电话:023-68811360 渝公网安备50010302000326号    渝ICP备12004889号